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途径
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该怎么做?有哪些策略和原则?

2024-09-28 01:35:15

毕业论文选题该怎么做?有哪些策略和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大学生学术生涯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选题则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基石。有句很经典的话是这么说的:“挑选一个优秀的课题,意味着论文成功了一半。”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选题在整个论文创作流程中的关键地位。

我在自己写论文,还有观察身边同学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同学在选题的时候特别草率,根本就没怎么深思熟虑,完全凭直觉和第一印象就把题目给定下来了。结果呢,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就是导师觉得“题目过大或范围过广”,直接给否定了;要么就是在正式写论文的时候困难重重,最后论文都写不下去了。

那在选择毕业论文课题的时候,通常有两条路可以走。

选题途径

导师提供选题列表,学生自行挑选(指定课题论文)

导师给的课题列表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实际可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从里面选一个。比如说,导师提供了关于文学、历史、哲学等不同方向的课题,如果你对文学比较感兴趣,而且擅长分析文学作品,那你就可以从文学类的课题里选一个适合自己的。

导师提供研究方向或不予指定,学生自行拟定题目(半命题论文/自选课题论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确定课题。不过在自己拟定题目的时候,有几个原则同学们可得注意了。

选题原则

原则一:兴趣驱动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是我们能持之以恒做一件事的动力源泉。写毕业论文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儿,一般本科论文得花3 - 6个月的时间,硕士论文至少要1年,博士论文花的时间就更长了。要是你选了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课题,那在后面漫长的撰写过程中,你很容易就会失去热情,最后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有个同学,他本来对市场营销很感兴趣,但是当时为了跟风,选了一个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课题。结果写论文的时候,他每天都觉得特别痛苦,对那些金融数据和理论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最后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相反,另一个同学选了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动漫文化研究课题,他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充满了热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做了很多实地调研,最后论文不仅顺利通过,还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所以啊,一定要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样才能在撰写过程中保持热情,坚持不懈。

原则二:专业相关

选择和专业紧密相关的课题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不过,有些课题表面上看起来和专业挺相关的,但实际上写的时候就会发现,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专业偏差很大。同学们一定要避免掉进这个坑里,不然论文写起来会特别艰难。

比如说,有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同学,选了一个“智能医疗设备的市场前景分析”的课题。乍一看,好像和计算机专业有点关系,因为智能医疗设备肯定会用到一些计算机技术。但实际上,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市场营销、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用得很少。结果这个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到处查资料,费了好大的劲,最后论文的质量也不高。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确保课题和自己的专业紧密相关。

原则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选题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课题不宜过宽泛:如果课题太宽泛了,在写论文的时候就很难找到具体的切入点。比如说“学校教育问题研究”,这个课题就太宽泛了,它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等。这么大的一个课题,适合写成书或者系列著作,但不适合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如果你真的对学校教育问题感兴趣,可以把课题缩小一点,比如“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这样就有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写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 资料与数据可获取:在选题的时候,要提前想想写这个课题需要哪些资料和数据,这些资料和数据能不能拿到手。有些课题可能因为太新颖了,根本没有什么参考文献;或者有些数据属于商业机密,根本获取不到。比如说,有个同学想研究某个新兴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策略,但是这个企业的很多数据都是保密的,他根本没办法获取,最后只能重新选题。所以,在选题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确保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能够获取。
  • 资料与数据可处理:就算你把资料和数据都收集到了,还得考虑自己能不能对它们进行预处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数据处理这一块,经常需要用到一些统计软件,像SPSS等。如果你根本不会用这些软件,也没有能力处理这些资料和数据,那这个课题就不适合你。比如说,有个同学选了一个需要大量数据分析的课题,但是他对统计学知识一窍不通,也不会用统计软件,结果在处理数据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论文进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那些资料和数据能够处理的课题。

原则四:创新性

创新可以说是论文的灵魂,就算你的论文没有特别明显的创新点,在写的过程中也要努力去挖掘。在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的时候,都要明确论文的创新点。甚至在答辩的时候,评审老师也可能会问你:“你的论文创新点是什么?”所以在选题的时候,就要想想这个课题的创新点属于下面三种常见类型中的哪一种:

  • 理论创新:就是论文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者理论体系,并且在正文中进行论证。这种创新对学术要求比较高,不太建议本科或者专科论文采用。比如说,在经济学领域,提出一个全新的经济理论,这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大量的研究,一般本科生很难做到。
  • 方法创新:这是专科论文中比较常见的创新方式,有点像“旧酒装新瓶”。比如说用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或者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这样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有个同学在研究企业管理问题的时候,运用了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这就是方法创新的一个例子。
  • 应用创新:就是探讨理论或者概念在新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它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这类创新在专科论文中也有同学采用。比如说,有个同学把一种新的营销理论应用到了某个小型企业的营销实践中,研究这种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就是应用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创新并不是要求完全独一无二,而是相对的新颖性。只要你的论文在某个方面有一点新的想法、新的方法或者新的应用,都可以算是有创新点。

论文写作是一项复杂而且充满变化的工作,我上面说的这些只是一些通用的经验和原则。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要求,同学们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这些原则,这样才能实现论文写作的成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选到一个合适的课题,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