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篇指南带你搞懂!
2024-09-02 02:46:35

开篇答疑
昨天小灵收到了这样一条咨询:“如何撰写文献综述?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一下?”当时我是这么答复的:把文献综述看作两个主要部分。第一步,挑选几篇和我们研究主题相契合的代表性论文,梳理它们的研究内容,像观点、结论、方法等,然后进行汇总。第二步,在第一步总结内容的基础上,阐述我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个人见解。这部分个人见解不用写得太长,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就行。不过我发现还是有同学对文献综述的撰写存在疑惑,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撰写文献综述需要关注的要点。
要点一:明确研究主题
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步骤就是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只有有了明确的研究主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一开始,大家可以大致阅读20篇左右的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思路会逐渐清晰起来。
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导师并未具体说明文献综述应如何撰写,即使阅读了大量文献,仍然不知道从何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直接在知网上搜索“文献综述”,会出现众多相关论文。从中挑选任意一篇作为参考,重点学习其结构和撰写方式。这里要注意,我们关注的是论文的结构,而不是内容字数。因为知网收录的学位论文大多是硕士以上学位的,如果我们在撰写本科论文,就不用刻意追求和硕士论文相当的篇幅。
以教育领域为例,如果你想研究“在线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你可以先在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综述。比如搜到一篇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你可以看看它是如何引出研究主题的,是先介绍教育领域的大背景,然后再聚焦到远程教育这个具体领域,那你在写自己的文献综述时,也可以参考这种从大到小引入主题的方式。同时,了解它的章节划分,是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时间阶段,还是其他方式来组织内容的,这些结构上的技巧都能为你自己的文献综述撰写提供参考。
要点二:构建文献综述框架
在明确了研究主题并且阅读了一些文献之后,我们就可以依照知网上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制定出自己的文献综述基本框架。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作为参考:
研究背景/意义
这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重要性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个研究。比如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时,背景可以提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数据量急剧增加,传统的诊断方式面临挑战,而人工智能具有处理大量数据和分析复杂模式的能力,因此研究其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则要明确指出你通过这项研究想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填补某方面的研究空白,还是改进现有的技术方法等。
研究现状
这部分需要概述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时间阶段来进行梳理。例如在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时,可以分别介绍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不同类型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它们的优缺点、目前的研发水平和应用情况等。同时,还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研究数据和观点,增强内容的可信度。
文献述评
这是文献综述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分析和评价已有研究的优缺点、贡献和不足。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深入分析,找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难题。比如在研究“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时,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研究提出了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的解决方案,但存在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考虑不足的问题,这就是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文献述评,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
参考文献
列出在文献综述中引用的所有文献,要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编排。不同的学科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常见的有APA、MLA、GB/T 7714等格式。在撰写过程中,要确保引用的文献准确无误,并且与文中的引用内容一一对应。
要点三:阅读文献,丰富内容
在搭建好文献综述的框架后,我们就可以边阅读文献边填充内容了。这一环节主要是收集与我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中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等。在阅读时,要注意筛选出高质量的、代表性的文献,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筛选文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看文献的来源,优先选择发表在权威期刊、知名学术会议上的文献;二是看文献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献通常说明其影响力较大;三是看文献的发表时间,尽量选择较新的文献,以保证研究内容的时效性。
比如在研究“大数据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时,你可以先从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献。对于搜索到的文献,先快速浏览标题、摘要和结论部分,判断其是否与你的研究主题相关。如果相关,再详细阅读全文,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如作者提出的营销模型、数据分析方法等,然后按照文献综述的框架将这些信息填充进去。
要点四:修正润色,形成完整文章
初步填充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比较生硬,我们需要重新组织语言,整理文章的逻辑结构,使其更加流畅。在这一步,可能需要多次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文献综述的质量。
修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检查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二是检查文章的逻辑是否连贯,段落之间、句子之间是否过渡自然;三是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涵盖了研究主题的各个方面。
例如,你在初稿中可能有这样一句话:“一些研究表明,新技术对企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新技术可能带来一些挑战。”这句话的逻辑虽然清晰,但表述比较生硬。你可以修改为:“众多研究显示,新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挑战。”这样的表述更加生动、流畅。
要点五:撰写文献述评
前面我们一直在汇总他人的观点,现在到了表达我们自己看法的时候了,这就是我在开头提到的第二部分内容。完成述评后,我们的文献综述基本就算完成了。
在撰写文献述评时,要基于前面的研究现状和文献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已有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评价;二是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三是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说明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为例,在文献述评中,你可以指出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模式,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旅游经济效应,对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基于此,你可以提出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模式的探索,更加注重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和生态效益。
至于是否需要查重,我们可以在降重网站上简单检测,也可以不查重,因为初次提交给导师的版本可能还会收到修改意见,届时我们还需根据导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参考案例
以国内外对XXX的研究为例,国内外研究者对XXX的研究较为深入,普遍认为XXX的原因包括XXXX。然而对于XXX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计划从这一角度出发,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为XXX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撰写文献综述需要我们明确主题、构建框架、阅读文献、修正润色和撰写述评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