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降重
文本转换
内容重构

论文降重没思路?这3招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2024-07-20 00:50:34

论文降重没思路?这3招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很多同学在完成毕业论文后,都会面临重复率偏高的难题。昨天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高效地构建毕业论文,之后就有不少同学私信向我求救,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论文重复率高的问题。别着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三大策略,帮助大家激活论文“降重”的潜力,让你化身“降重高手”。

策略一:文本转换

当你发现论文重复率居高不下,大篇幅内容都被系统标记为重复时,逐句修改可能效率会非常低。这时候,有两种高效的文本处理方式值得尝试。

删除法

第一种就是删除法,也就是把大面积重复的内容直接从论文里移除。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你的论文本身字数就比较紧张,使用删除法可能会让论文字数不足,影响论文的完整性和丰富度。比如,一篇要求8000字的论文,你好不容易写到了7800字,结果发现有1000字是重复内容,要是直接删除,那字数就远远不够了,还得再花时间去补充内容,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删除法比较适合论文字数较多,重复部分对整体内容影响不大的情况。

文本转换法

如果你的论文字数本就紧张,那不妨试试“文本转换法”。具体操作是将重复率极高的段落利用在线翻译工具,先转换为其他小众语言,像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然后再把这些语言翻译回中文。这是因为智能翻译工具在处理中英互译时往往会保留原意,直接使用中英翻译可能效果不佳。而通过小众语言进行中转,翻译回来的文本会有较大的变化。

举个例子,原文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直接用中英翻译再译回中文,可能还是类似的表述,重复率降低不明显。但如果先翻译成法语“Avec le développement constant de la technologie, Internet joue un rôle de plus en plus important dans la vie des gens”,再翻译回中文可能就变成“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样就会有明显的变化,重复率也会大幅降低。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翻译后,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不通顺之处,并进行必要的手动调整,以确保文本的质量和流畅性。因为翻译工具并非完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句子。比如翻译回来可能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互联网”这样语序混乱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手动调整为通顺的句子。

策略二:内容重构

在完成了初步的降重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精细的调整了。很多被标记为重复的内容,往往是支撑我们观点的关键信息,既不能直接删除,也没办法通过机器翻译改变其形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手动进行内容的重构。

利用同义词替换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词汇丰富多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同义词替换清单”来进行修改。比如“重要”可以替换为“关键”“核心”“首要”等;“研究”可以替换为“探究”“探索”“钻研”等。通过同义词替换,可以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让句子的表述更加多样化,从而降低重复率。

主动被动语态转换

除了同义词替换,还可以进行主动变被动或被动变主动的操作。例如“小明完成了作业”,改成被动语态就是“作业被小明完成了”。这种语态的转换能够改变句子的结构,使它与原文有所不同。

长句短句互变

长句变短句、短句扩充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长句变短句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长句子拆分成几个简单的短句子,让表达更加清晰明了。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拆分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短句扩充则是在短句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修饰成分或补充一些相关信息,让句子更加丰富。比如“他很开心”,可以扩充为“他得知自己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消息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显得十分开心”。

添加合适的词

此外,还可以添加不影响语义的介词、形容词等。但要注意,简单地添加“的地得”这样的修饰词,并不能有效降低重复率,反而可能会影响文本的准确性。我们要添加的是能够让句子表达更加准确、丰富的词汇。比如“他走在路上”,可以添加合适的修饰词变成“他悠闲地走在宽阔的马路上”。

策略三:独立表达

理解复述的概念

什么是复述呢?复述就是在充分理解了引用的理论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这一理论。当我们需要引用学者们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时,直接引用原文很可能会导致重复率升高,所以我们需要对引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理论

复述的最佳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一理论。由于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侧重点都不同,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述理论,不仅能够体现个人的风格,还能有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比如,某学者提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我们在引用这个理论时,可以这样复述:“在教育教学活动里,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表述虽然表达的核心观点与原文一致,但因为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的,所以能够避免重复率过高的问题。

而且,通过独立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引用的理论,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复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理论的内涵和实质,这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以上就是关于“降重”的三大策略。如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随时都可以问我,我会竭诚为大家提供支持!希望同学们都能顺利通过论文降重这一关,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