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无从下手?做好这5步文献综述工作帮你破局!
2024-12-08 12:31:12

一、引言
很多同学在刚开始进行论文创作时,常常会陷入缺乏明确思路的困境,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手。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先从梳理文献综述做起。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做好文献综述的五步工作,助力大家顺利开启论文写作之旅。
二、什么是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对特定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或评价的过程。这可不是简单地阅读文献内容,研究者还需要对文献研究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适用性进行评估。比如说,在研究教育领域中某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效果时,我们不能仅仅看文献中提到该方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要去分析研究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样本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等,以此来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靠、适用于自己的研究情境。
(二)文献综述的呈现形式
它通常作为论文的一个部分出现,不过有时也可独立成文。在一般的论文里,文献引用主要是用来支撑作者的观点。就像在论述环保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时,引用相关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而在文献综述中,文献本身成为讨论的核心。其目标在于展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现有文献中的空白和不足。例如,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时,文献综述会详细介绍目前相关研究采用了哪些理论,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同时指出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应用方面还存在研究空白,或者现有的研究方法存在哪些局限性。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多个逻辑清晰、组织有序的段落构成,每个段落都应该集中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观点。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文献综述为例,引言部分可以介绍研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可以分别用不同段落讨论不同的治理方法,如公共交通改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等;结论部分则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四)文献综述对论文构思的作用
在论文构思之初如果感到困惑,提前准备文献综述能激发新的思路。即便研究课题相似,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对已有研究的补充,均可成为创新的切入点。比如,前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我们可以考虑结合访谈法等其他研究方法,或者针对前人研究中未涉及的某类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从而找到自己论文的创新点。
三、文献综述撰写技巧
(一)明确研究主题,检索并归类文献
1. 明确研究主题与提炼关键词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这是整个文献综述的基础。比如你想研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关键词,像“社交媒体”“青少年”“价值观”等,这些关键词要能够准确反映研究的中心思想。
2. 数据库搜索与文献分类管理
使用这些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献。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等。在搜索过程中,对文献进行分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分类,随着文献数量的增多,后续查找文献会变得非常困难。建议根据文献与选题的关联度或其识别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按照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论(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对象(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等)。这样在后续阅读和整理文献时,就能更加高效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二)粗读文献摘要,细致分类
1. 摘要的重要性
在初步分类后,阅读每篇文献的摘要部分。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髓,通过快速浏览摘要,可以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向。一般来说,摘要会概括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比如,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学习成绩影响的文献,摘要中会说明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少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等关键信息。
2. 进一步细分文献类别
通过阅读摘要,有助于进一步将文献细分到更具体的子类别,例如概括性描述、特征分析、问题解答、案例研究等。比如,有些文献只是对社交媒体在青少年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概括性描述,有些则对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还有些通过具体案例研究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具体过程。
(三)细心阅读文献,高效笔记
1. 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精细阅读并不意味着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应该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关注文章的小标题,小标题往往能够提示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从标题中获取阅读的线索,选择关键部分进行深入阅读。例如,在一篇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献中,小标题可能会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评估方法”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重点阅读相关部分。
2. 关注首尾段落
仔细审视文章的首尾段落,首段通常会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尾段则会总结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通过阅读首尾段落可以捕捉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总结。
3. 查阅参考文献
查阅参考文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参考文献可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有时候,参考文献中可能会引用一些经典的文献或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文献综述提供更多的素材。
(四)逻辑梳理观点,形成文本
1. 合并相似观点与提炼精华
在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后,需要逻辑地梳理各种观点,将相似的观点合并,并提炼出精华部分形成文本。例如针对某一现象的不同看法,可以整理出各作者的观点,形成对比。比如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时,不同作者可能对成瘾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认为是游戏本身的设计特点导致的,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进行整理和对比。
2. 按作者分类展现观点
也可以按照作者进行分类,展现不同作者对同一观点的研究和解读。根据个人的写作习惯和具体情况,总结并引用参考文献。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要注意引用格式的规范,不同的学科和期刊可能有不同的引用要求。
(五)进行文献评述
1. 方法论评述与内容评述
在整合了所有文献资料之后,便是对这些文献进行评述的时刻。方法论评述可能包括对比国内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例如,在研究青少年教育问题时,有的学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观察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有的学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我们可以对比这两种方法在研究该问题时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内容评述则分析研究的集中领域和创新点。看看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引入自己的研究选题
在这个阶段,可以引入自己的研究选题。例如由于方法二或领域C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在这些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或对D观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展示对现有文献的深刻理解,还能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立足点和创新点。
四、总结
做好文献综述的这五步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在论文写作之初理清思路,为后续的研究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研究主题并合理分类文献,让我们能够高效地获取相关资料;粗读摘要和细致分类使我们对文献有初步的了解和区分;细心阅读和高效笔记帮助我们深入掌握文献内容;逻辑梳理观点和形成文本让我们能够整合文献信息;最后进行文献评述则为我们的研究找到创新点和方向。希望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认真做好文献综述工作,顺利完成论文创作。